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聚焦 >

脱下“迷彩绿”,他们在上城场馆为亚运添彩!

来源:杭州日报 2023-08-01 17:43:13

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初心。


(资料图)

在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场馆运行团队101位常驻专职办公人员中有20多位退役军人,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承担纪检监察审计、竞赛综合事务、餐饮物流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亚运赛事保障工作。

他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投身亚运,继续奉献。

亲历1984年阅兵

苦训近一年只为“96米”

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纪检监察审计领域主任周金虎曾参加1984年阅兵。时至今日,当天的震天礼炮、漫天欢呼仍回荡于他的耳畔。

“作为一名中国军人,能够参与阅兵是难忘的经历,更是一生中莫大的荣耀。”周金虎回忆道,为了天安门前整齐划一的96米,他们艰苦训练了近一年。

周金虎毕业于“海军军官的摇篮”——大连舰艇学院。1983年11月,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前期训练,他光荣地成为军事学院方队中的一员。海军学院方队编排为14个排面,每个排面25人,另有5人预备训练。海陆空三军仪仗队后就是军事院校方队,走在队伍前列的海军学院方队第三个通过天安门,周金虎在第四排。

1984年5月,周金虎乘火车到达北京,进驻“阅兵村”进行集中训练。阅兵村位于一处机场,飞机跑道就是训练场,跑道旁边一排排整齐的军用帐篷是集训宿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年训练到底有多艰苦?

周金虎说,夏日炎炎,飞机跑道光秃秃的,没有树荫,北京七八月的温度平均40℃,最热的时候能达到50℃,热得人根本睡不了觉,“一个帐篷住8人,只靠一脸盆冰块降温。”

更别说每天站军姿要达到4小时不变形。他们头上顶着烈日,脚踩滚烫的水泥地,军装被汗水反复浸透留下一条条白色汗渍,脸上的汗滴到眼里刺激得直流泪,即使被马蜂蛰了也要忍住不动……“睁开眼睛就训练,闭上眼就休息,可就算这样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他说。

阅兵训练几个月如一日:每迈一步必须是75厘米,脚与地面平行25厘米,不能有丝毫差错,达不到标准就反复练。周金虎回忆道:“每人的手也要在同一水平线上,为此,我们每天在宿舍里拉一条线,只为了加强肌肉记忆。”

周金虎(后排右三)

真等到了阅兵那一刻,1984年上午10时,雄壮的国歌响起,28响礼炮齐鸣,周金虎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结果脑子只有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只知道要确保检阅任务不出错。直到圆满结束,我才放松下来。”

横看一条线、纵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各方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意气风发,鼓舞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我现在翻出来看以前的录像,还是觉得热血沸腾。”周金虎说。

1994年退役后,他回到杭州工作,如今任职于上城区纪委监委,退休前被委派至亚运场馆,负责对场馆运行工作和运行团队进行日常监督。

从军多年,军人的优良作风已深入他的骨髓。周金虎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岗,先对场馆设施设备检查一圈,等“大部队”到岗后再对其履行职责、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对场馆团队开展廉政教育,受理违纪违法情况的投诉举报。

“监督、执纪、问责,是我主要的三块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就要以身作则。”周金虎说,“参加国庆阅兵是我一生的骄傲。肯吃苦、毅力强,工作有计划、讲原则,这些都是军旅生涯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终生受益。”

逐梦军营24年

把青春献给部队

再过2个月,黎骄即将迎来第30个“政治生日”。

今年52岁的他,是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竞赛综合事务领域主任,一转眼,入党快30年了。

“想当年,整个营只有一个入党名额。”回忆往昔,黎骄还是一名有着24年军龄的老兵,他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部队。

1989年,18岁那年,黎骄加入了原陆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直属队,后因在部队表现优异,交流至杭州警备区。以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黎骄在部队获得三等功两次,从后勤事务长一步步成长为组织处干事。

别人的青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他坚守岗位、刻苦训练。24年的军旅生涯何其漫长,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

“部队是非常锻炼人的。”即使退役后参加工作,黎骄仍不忘军人本色,时刻以军人作风要求自己。于他,军魂早已深入骨髓。

在上城亚运场馆,竞赛综合事务领域主要服务技术官员与运动员两大核心客户群,赛前负责竞赛团队、亚足联和运动队功能用房相关设施、技术设备的计划制定和落实;赛时负责所有竞赛需要的行政和后勤保障支持,包括与其他部门联络,如交通、安保、新闻、媒体运行等。可以说,工作强度极大,但黎骄不喊苦、不叫累,没有怨言,只有埋头苦干。

为了做深做细做实亚运冲刺阶段各项筹办工作,黎骄带领团队反复推演,拟定技术官员、运动员接驳方案、交通路线、住宿安排等,并开展岗前培训确保全程安全顺畅。而运动员更衣室、休息室等功能用房相关设施、技术设备等,也都需要达到规定亚组委的统一标准。

细致入微、周到热情,是竞赛综合事务领域的工作宗旨。但公平公正,在黎骄看来,“保证每场赛事场地环境的一致性,更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求。”

7月初,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暨“韵味杭州”中国足协全国青年足球联赛(U19组)第二阶段的4场球赛在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开赛。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申花U19B主教练叶长根特别点赞场馆,“不论从设施设备还是场地条件,都非常完善。”

而赛事圆满结束当晚,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运行团队还收到了来自全体裁判组成员的一封手写感谢信:“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才使得比赛顺利进行,为大家带来难忘的体验,你们是比赛的英雄!”

付出得到一众认可,黎骄很感动。 他说:“不管在哪里,都要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同样守护“安全”

换种方式“飞行”

食品安全是大赛的重要一环。

亚运赛事规模大、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吃饭”问题是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面临的一大考验。场馆餐饮物流领域主任季敏杰身负重任。

季敏杰今年44岁,虽已脱下军装6年,但他依旧保持着当兵时的那股精气神。在部队,他当好“空中交警”,守护航空飞行安全,在场馆提供餐饮、物流、住宿保障,守好亚运后勤安全关。

1998年,季敏杰应征空军招飞入伍。空军招收飞行员要求严格,视力要好,身体素质要高,季敏杰经历了四轮体检。那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在整个杭州仅招了36人。

作为一名空军,跳伞是必修课。“800米的高空,背着伞包出舱门一个接一个往下跳,伞还没打开的自由落体时间是最漫长的,七八月的大太阳把人晒得像炭一样……”当年的艰苦训练,季敏杰仍历历在目,“跳伞落地那一刻容易造成着陆冲击伤,为此我们每天练习从两米高台上往下跳,反复几百次,腿上是大片大片的乌青。”

野外求生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训练。如何寻找水源和食物、如何避开危险、如何保暖……全是学问。“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每天累到爬上床沾枕就睡十分辛苦,却是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锻炼了我的身心承压能力,带给我吃苦耐劳的韧劲。”季敏杰说。

大三那年,季敏杰转向塔台管制员。“类似‘空中交警’,必须要时刻绷紧神经,不能出一点差错。”他说,塔台是指挥飞机起降、地面滑行的空中交通管制场所,是保障航空安全的关键。

而自从去年来到亚运场馆这个“新战场”,季敏杰要保障安全的对象变成了场馆运行团队100多位伙伴,以及赛时为包括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运行团队等各类赛事相关人群上千人提供餐饮保障。

一份套餐五菜一汤,看似简单,可若要保证每个环节绝对安全和卫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比如菜品,食材选择非常严格。季敏杰举例道:“四季豆、白果等如果烹饪时间不够容易吃坏肚子,西兰花等蔬菜农残浓度容易超标。凡选进菜单的,我们都慎之又慎。”

为了按照高效节约的原则做好亚运赛事餐饮保障,加班加点是季敏杰工作的常态。尤其测试赛期间,他连续通宵两晚,最早一天撤离场馆是半夜12点……

“虽然退役了,岗位角色变了,但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亚运场馆,守护人民的安全是第一位,只是用的方式不同。”季敏杰说,“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发扬担当精神,全力做好亚运服务保障工作。”

脱下“迷彩绿”

穿上“志愿红”

“优秀共产党员”“魅力社工”“杭州市功勋志愿者”“杭州市最美退役军人”……诸多荣誉加身,曹森淼却还是喜欢介绍自己为“一名老兵”。

曹森淼是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的一名医疗协转员。今年是亚运年,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招募了一支由300多名“钱潮老兵”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负责39个杭州亚运场馆医疗协转员工作。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曹森淼(左二)

场上,运动员们挥洒汗水,展开激烈角逐;场下,医疗协转员队伍正襟危坐,四人一组,时刻待命。一旦出现伤病员,他们立刻抬着担架上前,协助医疗组进行救助。

7月初,随着“韵味杭州”赛事火热开赛,正值梅雨季节,天气又热又闷。曹森淼站如松、坐如钟,时刻准备着,丝毫不敢松懈,有时一天双赛,咬着牙也得硬挺下来。

“只要有任务,不管多困难,都要坚决完成。军人就是要‘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八年的部队生涯,让曹森淼对军人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曹森淼(右二)

参军,是曹森淼从小的梦想,“我爷爷和叔叔都是军人,老听他们讲起当兵的故事,所以我自小就向往军旅生活,觉得那就是男子汉该去的地方。”

1995年,曹森淼18岁,看到征兵信息,瞒着母亲偷偷报了名。在空军某部服役期间,他积极进取、忠于职守,广受上级和战友赞誉,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1年至2003年又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官”。

即使2004年退役后,曹森淼也时刻用军人作风和党员标准严以律己,始终保持勤恳耐劳的军人风采,于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曹森淼现任上城区笕桥街道红星服务中心副理事长。红星服务中心是他一来到东港社区就注册成立的一个以退役军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

“老兵的归属感很强,哪怕互不认识,但只要说起都曾当过兵立刻就有了兄弟般的感情。”他说,创办红星服务中心的初衷是希望组建一个“老兵之家”,帮助退役军人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引导退役军人发挥专长参与志愿服务,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从最初的一个社区、8名退役军人,推广到整个上城区,覆盖14个街道、197个社区、5000多名退役军人,取得如此可喜成就,这是曹森淼始料未及的。如今,上城区红星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劝导、平安巡防、矛盾调解、垃圾分类等多项志愿服务,并联合社会各级志愿服务资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2022年,凭借在杭州首创“老兵服务老兵、老兵服务社会”模式,曹森淼又捧回一个新荣誉——“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荣誉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我们退役军人这个团队。” 他坚信,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发挥退役军人风采,继续以满腔热情投身亚运志愿服务工作。”曹森淼说。

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热词